做個好心好報的品牌
身邊很多自稱購物狂的朋友近年都說要收手兼「斷捨離」,加上大家都意識到地球已經病入膏肓,還不好好反醒兼行動,下一代不知要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了......

但斷物慾又談何容易?要買,不如貴精不貴多,又或者選擇有良心的品牌好了。
最近有韓國朋友提到一些關注環保和社會問題的品牌,想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Green Bliss 是一個韓國棉襪牌子,它們會嚴選至少三年以上未曾使用除草劑、殺蟲劑等農藥,也未有進行過任何基因改造測試的有機原料來生產襪子,就連商品包裝也採用低碳的大豆油墨印刷,這樣既環保,也能生產出額外舒適的棉襪。Green Bliss 這個小品牌,就是可以在兼顧環保下持續經營。


另外,有「公益品牌」之稱的Marymond,也很有故事性。一朵朵燦爛的小花,除了是品牌的象徵標誌,更隱藏著一個又一個慰安婦的故事。創辦人Yoon Hong-jo 在大學時曾到訪位於京畿道的「House of Sharing」。這是一間以慰安婦為主題的博物館。本來Hong-jo 對「慰安婦」三字一無所知,但看到館內一物一照,聽到曾當慰安婦的婦女們親身講述一段又一段經歷,令他一直耿耿於懷。雖然距離二戰至今已近八十年,但傷痕沒有被時間沖淡。239位慰安婦曾經向南韓政府積極控訴,其中200位連一句「對不起」也沒有聽到就離世,餘下的39位也只有含恨過著倒數的日子。


不過Hong-jo 明白,太過用力地表達怨氣是無補於事,他選擇藉著建立一個品牌來傳遞自強的精神。 他以園藝心理治療作為出發點,而花卉就成了品牌設計的主調。據說每塊花瓣是代表自由和幸福。想說的是,即使經歷過一場傷痛,並不代表人生就此完結,如能堅強地站起來,還是可以重拾自我價值,尊嚴地生活。而品牌一半以上的收益,會捐贈有關慈善組織,將理念相同的人連繫一起。



其實創立一個品牌本身已經很不容易,要建立一個公益品牌是難上加難。因為對許多人來說,這是一門無利可圖的生意。Marymond 不但將怨恨化成社會上一把爭取尊嚴的聲音,還給看不起公益生意的人摑了一巴掌。
這個公益品牌能夠站得住腳,我覺得就是關乎他們沒有竭斯底里地說要爭取甚麼甚麼,而是把理念注入品牌,而且產品設計也很時尚精美,吸引不少年青顧客。和A'pieu 聯乘的氣墊粉餅,還有和AHC 聯乘的眼霜套裝,都大受歡迎,賺錢之餘,也將Marymond 的理念宣揚出去了!


再看Marymond 的網頁,原來上面提到的Green Bliss 也是他們的合作伙伴。所以說,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,真是一點也沒錯的!